他山之石  
他山之石
首页 > 他山之石

走进协商议政“云”时代

【 作者:系统管理员 】 【 2014年11月25日 】
          南京市政协十三届六次常委会议围绕“发挥财政金融作用,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服务”为主题的协商议政,网络全程实况直播,21篇发言材料全部上网。截至7月17日,南京市政协本届已报送的7件建议案和46件重要提案,件件都在网上公开,通过互动引导全体委员参政议政,随时听取网民意见和建议。打造开放透明的信息化政协,推动民众广泛参与政协工作,已成为南京市政协协商议政重要方式。

    “政协要跟得上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,走进更加透明的时代。政协工作要以公开为原则,以不公开为例外,主动展示履职情况,通过公开透明推动委员积极履职。”去年年初,十三届南京市政协成立伊始,市政协沈健就提出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政协工作的思。

  建互动网站与委员交流平台

  政协网站不仅要具备宣能,更要具有的社交功能。南京市政协通过改善市政协门户网站、建立电子政务、无纸化办公及信息共享系统等信息化建设,构成了立体交流网站。“南京市政协信息平台”中设有“政协会议”、“提案”、“社情”、“委员邮箱”、“委员沙龙”、“委员相册”、“南京市政协门户网站”等板块,可通过网络无纸化推送会议资料,委员点击进入自己移动客户终端,便可实现会议文件浏览以及提案提交,还能及时查看自己提交的社情是否被采用、是否有领导批示等情况。

  518名市政协委员,在市政协网站上都有个人主页,每个委员任职期间提交的提案、反映的社情、参加的调研视察和各类活动都在这个网页上全面反映出来,包括部门对政协提案的呼应、办理,全过程都在网上公开,并接受社会各方面咨询、答疑。为方便委员快捷履职,市政协网站建立跟委员手机具有互通功能的“委员随手拍”专栏,委员对身边的真善美、脏乱差,随时发现随时用手机拍下来,随时上网贴到委员主页上,一方面接受群众评论和,另一方面由市政协机关转送有关部门,推动问题解决。7月10日到8月15日,南京市政协开展的“随手拍”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之中,目前,已有56名政协委员和其他人员,通过“全体交流”圈上传了参评图片,使委员做到随时随地参政议政。

  运用微博微信引导市民议政

  去年4月10日,南京市政协微博“议政金陵”正式在新浪、腾讯、人民网开通上线,同名微信账号同时开通。开通以来,“议政金陵”发布了2000多条信息,向广大市民发布政协工作,解答社会问题,征集社情,收到各类留言回复两万多条。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,协商讨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前,“议政金陵”广泛征集网友对会议议题的意见,收到回复数百条,整理后直接提交常委会议,成为委员议政的参考材料,广受好评。今年全会期间,市政协通过微博、微信、“议政金陵”与网民交流互动,并开设微博直播间,邀请委员走进直播,听取网民和市见,把百姓和带到会上,搭建了表达畅通渠道。

  有互动就有沟通,有沟通才能建立信任。市政协委员陈庆琳的微博用户名是“兔妈妈”,她说,通过手机关注“议政金陵”,每天她谈论南京身边事的人不少,有些问题被写成社情信息。“网络参政接地气,时效性强”,“不绕弯子,一针见血,言词犀利”。市政协常委尚卫平这样评价微博。市政协常委许苏明认为,过去领导意识、学者见识、百姓认识没有结合起来,现在把微博微信互动纳入政协议政,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。今年5月,市政协委员微信平台交流圈建立,全体市政协委员、各党派团体、区政协和政协工作者实时在线交流,一个多月的时间,微信交流圈发言总数952条,回复总数4262条。为迎接南京青奥会的召开,近百名政协委员通过政协微信交流圈寄语青奥,并提出意见。

  直播协商过程吸引网民关注

  为让网民及时了解政协工作,南京市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都安排了网络采访和直播,报道委员正在讨论、协商的内容和问题。6月23日,南京市政协组织5名政协委员走进网络直播间,就“青奥会与南京城市文化”主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直播。除直播当时与网民现场互动交流外,半个月来,网民还通过点播观看网上直播,就“青奥期间,南京如何抓住机遇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采”、“后青奥时代,南京如何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”和“青奥与文化”等提出了156条真知灼见。一年来,市政协已4次通过网络向全市人民进行网络直播。对今年召开的涉及文化发展、深化、、创新驱动、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七场专题议政会,制作成专题片放到网上,供市民观看、评论。

  此外,市政协提案工作和社情工作也实现全程信息化。实现提案网办、承办、签收、督办,承办单位通过网络进行答复,委员对提案办理结果进行网上评议等。反映社情的信息工作实现信息来稿、登记、编辑、报送、反馈、查询、统计、存档等各项工作一体化处理。开设“意见反映直通车”,向全市群众收集社情线索,及时捕捉原生态的社情,吸收网络舆情中的合理意见、。利用信息的可交互性,拓展政协协商的广度和深度,实现委员与人民群众的“零距离”接触。

   (本文摘自7月29日《人民政协报》A1版 )

回到项部】 【邮件转发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窗口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