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协要闻  
政协要闻
首页 > 政协要闻

瓯北街道这场“民生议事堂”聚焦这个特殊群体

【 作者: 】 【 2025年05月08日 】

每年的4月2日为“世界孤独症关注日”,在第十八个“世界孤独症关注日”来临之际,4月1日,一场以“关注‘星星的孩子’在阳光下成长”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活动在瓯北街道举行,瓯北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、县政协文旅助农政协委员工作室、县政协公益法律服务团相关委员,机构代表、家长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围坐一堂,共同为孤独症儿童更好融入社会建言支招。县政协副主席黄天集应邀出席。

640.jpg

会前,黄天集带领委员们一行先后赴瓯北星启迪特殊教育培训学校、嘉星儿童成长中心等机构开展实地调研。

会上,机构代表首先汇报了当前特殊教育机构办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问题:一是当前特殊教育机构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;二是场地租金高,运营压力较大;三是教师队伍缺少专业化学习的途径;四是由于社会上还存在一定偏见,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活动难举办。

家长代表也纷纷提出了面临的困难:当前对孤独症儿童的报销费用不高,缺少生活性补助,家庭经济压力大;一般普通小学没有开设专门的融合班级,融入正常学习生活难。

随后委员们结合机构和家长们提出的困难问题,结合自身专业特长,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。

陈娟娟委员结合自身律师职业建议,在《学前教育法》(草案)中增加自闭症早期干预条款;强化执法,建立教育、卫健、残联跨部门监督机制,严查学校拒收行为;并完善公益诉讼制度,推广“法律+社工”模式,帮助自闭症群体维护自身益权。

针对特殊教育康复队伍建设方面,姚建静、杨凌琳委员建议,全面落实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专业人才入职奖励政策,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,建立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合作机制,多提供进修机会与实习指导,提升机构人员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。

周晓忠委员建议,成立由卫健、医保、教育、财政、残联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监督评估小组,制定严格的补贴资金使用、康复服务质量等考核标准与流程。定期对康复机构资金使用情况、设备购置与维护、服务效果等进行审查评估,确保扶持政策精准实施、资金高效利用。并建立信息公开平台,及时向社会公布政策执行、机构服务与资金流向等信息,接受公众监督。

“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3岁前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更具效果。”陈少明委员建议,相关职能部门尽可能早筛查、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
针对培训机构办学困境,陈小飞委员建议,在县里挑选合适的闲置校舍改造成自闭症儿童之家。为特殊教育及康复机构提供无偿使用或收取低租金,以降低机构场地成本。

郑金平委员建议,将孤独症儿童纳入困境儿童生活保障行列,以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。

章剑海委员建议,要加大对公众的普及宣传力度,提升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度和接纳度,以减轻家长的社会压力;加大对孤独症儿童正常参与社会学习活动的融合力度,为他们与社会融合提供良好的氛围。

听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,县教育局、民政局、医保局、县残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一一作了回应,团县委、县妇联、工商联等单位代表纷纷表示,将充分发挥自身单位的资源优势,共同为孤独症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“关爱孤独症儿童需政府、社会、政协协同发力。”黄天集指出,政府应加强残联、民政、妇联等多部门联动,加大家庭补贴和康复机构扶持力度,优化早筛干预体系;社会需通过公益宣传消除偏见,构建社区家长心理支持网络,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;政协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优势,深入调研,通过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,并发动委员积极参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等领域的结对帮扶行动,以人文关怀传递温暖,为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共筑包容发展环境。

信息来源 | 瓯北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 杨凌琳

回到项部】 【邮件转发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