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协要闻  
政协要闻
首页 > 政协要闻

溪下乡民生议事堂“共探高山果蔬路 擘画产业振兴图”

【 作者:郑万云 】 【 2025年09月15日 】

千米之巅,云雾沃野;天然冷库,生态瑰宝。 永嘉县溪下乡依托高海拔气候、显著昼夜温差、纯净无污染环境三重核心优势,孕育出品质卓越的高山果蔬,成为驱动山区振兴、促进农民增收的 “绿色引擎”。尤其令人瞩目的是,溪下乡政府与温州大学姜年权教授团队深度合作,将海拔800米的百亩连片荒地,运用国内领先栽培技术,成功打造为现代化高山果蔬示范基地。该项目一举破解季节性“夏淡”蔬菜供应瓶颈,变荒山为“聚宝盆”,预计年产优质果蔬超百万斤。核心品种亩产值有望突破3万元,生动诠释“优质优价”的山区高效农业发展路径。 如何复制推广这一成功范式,全面破解人才短缺、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产业跃升的关键瓶颈?8月7日,溪下乡政协委员履职小组以“共探高山果蔬路 擘画产业振兴图”为主题,组织开展“民生议事堂”专题协商活动,县政协委员、农业企业代表与县农业农村局、县供销联社等相关部门、属地政府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,畅所欲言,共寻破局之策。县政协副主席汪长新受邀出席活动。


协商会前,汪长新一行走进姜年权教授的果蔬基地,实地察看育苗大棚里的新品种、灌溉系统的运行情况,仔细询问种植技术创新、产品销路拓展等细节。

座谈会上,溪下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高山果蔬的种植规模、特色品种、现有成效,以及面临的人才“引不进、留不住”、道路等基础设施跟不上等实际难题。与会委员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,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、可操作的建议。

“当前散户种植分散化、标准化程度低,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。”委员建议,以行政村为单元,整合零散土地资源,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,或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进行统筹运营,统一品种选择、统一技术标准、统一市场对接,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益,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。


“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和专业人才。”县政协常委、永嘉县科兴林业种苗场总经理林庆业建议,要根据高山气候特点,科学规划作物轮作制度,推广抗病性强、品质优的特色品种,避免土壤肥力下降和病虫害滋生;同时,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,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种植技术、病虫害防治、电商销售等专题培训,培育一批本土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,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、返乡青年投身果蔬产业,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
“溪下高山地区土地资源有限、劳动力不足、基础设施薄弱,大规模扩张不符合实际”县政协常委、委员工委主任章图建议,应立足“高、优、特”的资源优势,走精品化发展路线,集中力量打造1-2个特色拳头产品,严格执行绿色种植标准,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产品品质,借助“小而美” 的特色定位打开高端市场,实现差异化竞争。

“随着消费升级,高端市场对生态、有机的高山果蔬需求旺盛,价格承受力强。”县政协委员、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卢玲玲建议,要抓住这一机遇,优先改善山区交通条件,打通产品运输“最后一公里”;同时,加强产品包装设计,融入地方文化元素,提升产品辨识度和附加值;此外,积极发展果蔬深加工,开发果脯、蔬菜脆片、果蔬汁等产品,延长产业链,提高产品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。

对于委员们提出的建议,县农业农村局、县供销联社及溪下乡等单位负责人一一回应。他们表示,将把委员的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,明确责任分工,加强部门联动,全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,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。

汪长新充分肯定了本次民生议事堂活动的意义和成效。他强调,要坚持扬长避短,充分发挥高海拔、无污染的生态优势,同时下大力气补齐人才和基础设施短板,夯实产业发展基础。要凝聚各方合力,属地政府要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,细化落实措施;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,在技术指导、资金扶持、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;政协委员要持续跟踪监督,推动各项建议落地见效。共同推动溪下高山果蔬产业做大做强,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