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案之窗
首页 > 提案之窗

永嘉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工商组委员发言集萃

【 作者: 】 【 2025年03月31日 】

县委常委、纪委书记、副县长龚剑涧指出,县委县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。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,用好各自领域优势,在产业转型、城市建设等方面扛起企业家担当;要牢固树立创新思维,既要深耕主业,更需创新赋能,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,让数据要素成为传统产业价值跃迁的“新质催化剂”;要瞄准新兴产业风口,在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未来领域提前布局,开辟发展新赛道。

县政协副主席黄天集指出,要坚定发展信心,从上级政策导向和永嘉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中看清发展形势,把企业做好、把家乡发展好;要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泵阀、鞋服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,学习惠利玛、超达、吴霞科技等成功经验,积极在传统产业、新能源产业、未来产业中大胆探索创新,进一步赋能两个“千亿”产业集群;要坚持发展初心,瞄准主业推动企业加速壮大,同时要积极建言资政、凝聚共识,用好人脉资源等优势,推动技术、项目、资金回归。

县政协副主席人选金立矿指出,要坚持双轮驱动,加快城市能级跃升与产业转型升级,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、品牌影响力,不断做强四张“金名片”;要深耕细分赛道,全面提升产品品质,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,加快形成“人无我有”的竞争优势;要厚植发展根基,完善完善人才“引育用留”全链条机制,以人才优势赋能企业创新发展。

列席人员蒲彩林建议,要发挥商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,以党建领航筑牢根基、以平台聚势促进循环、以服务提质创优生态、以青蓝接力培育动能、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

李兵委员建议,要立足永嘉生态优势,做强顶层设计、完善规划修编、丰富旅游业态,推进楠溪江景区品质迭代升级。要抢抓高铁时代机遇,深化岩枫一体化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推出更多综合旅游度假项目,不断激活消费新磁场,释放全域旅游经济乘数效应。

列席人员谷阿武建议,要依托永嘉山地资源禀赋,布局生物细胞产业,通过建立区域生物细胞中心,大力发展“林下经济”,推广草本植物种植,打造“种植-研发-制造-康养”全周期服务体系,打响永嘉“长寿之乡”品牌。

钱帆委员建议,要用好惠利玛“AI+产业大脑”行业垂直大模型,赋能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,持续优化企业成本结构。

徐宗信委员建议,要把握超长期国债、专项债等政策红利,做好污水管网总体规划、设计、包装、申报,力争更多纳入省级以上资金盘子,不断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。同步加强资金监管,确保每笔资金精准投向关键领域,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。

杨丽红委员建议,健全体育中考特殊考生保障机制,针对伤病、生理期等不可抗因素,参考先行地区实践经验,弹性设置缓考窗口期,维护考试公平底线。

陈玉昆委员建议,要建立企业融资信息库,做好融资信息宣传,推动银行主动服务,全力破解融资难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,进一步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桥梁。

周柏圳委员建议,要提升国际物流跨境服务,推动供应链与物流链双链融合,增加区域白名单企业,推动优质企业海关AEO认证,全面优化出口环境,让企业更好“走出去”。

徐李数委员建议,要谋划布局“低空经济”,聚焦旅游、森林消防、智慧交通、执法监管、医疗运输、物流配送、农业植保等领域,推出更多可操作的应用场景,加速形成“基础设施-运营服务-应用场景”全链条发展格局。

周园委员建议,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做好“农文旅”文章,加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楠溪江流域整体能级。要优化乡村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,推动更多民生政策向基层倾斜。

列席人员金清恩建议,要加大对本地企业支持,建立评定分离制度,提升企业信用分。完善工业园区基础配套建设,建设“立体停车+智慧充电”综合设施,强化电动车充电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守牢安全生产底线。完善白名单制度,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。

陈仁泰委员建议,要积极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,构建跨区域、多领域合作体系。推动国外市场本地化运营,建立本地人才梯队,形成“企业本地化-人才本土化-产业本土化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
刘灯委员建议,构建泵阀产业"双向开放"新格局,深化跨国技术协同创新,利用外资企业促进转型升级、外资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,加速形成“技术引进-消化吸收-反向输出”的良性循环。推行“极简审批+产业链精准招商”,同步强化技术合作、人才引进,以人才链厚植产业链。

杨礼委员建议,要打造“低空”文旅项目,探索文旅新场景、新业态。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,加强重点中医药学科建设,推广中医药理疗,持续擦亮“永嘉医派”金名片。要推动早香柚业延链补链,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。

季春鸟、应建锋委员建议,要建立“永商返乡考察常态化机制”,聚焦数字经济、高端装备、文旅融合等家乡重点产业方向,组织商协会考察团深入园区、企业、项目一线,让永商亲眼见证家乡产业升级新成果、城市发展新面貌,持续激发永商回乡投资热情。

周俊雅委员建议 ,要加快鞋革产业数字化转型,办好自办展会、国际展会,全力推动鞋革产业“借船出海”。

吕统凯、朱春雷委员,列席人员李子建建议:要抢抓新生代企业家迭代窗口期,积极搭建交流平台、提供政策帮扶,推动在外青年创二代回归。要做精做细乌牛早等地域标识品牌,加强文化内涵塑造、线上推广,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认同。要提升瓯窑小镇能级,抓好周边闲置资源利用。

王少舫委员建议,要推动泵阀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发展,抓好生产专业化、数字化转型,构建销售网络化、国际化格局,实现服务平台化,尤其要做好高端技术人才引进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
列席人员缪卫军建议,要加快之科众联科技成果转化闭环体系,结合AI大模型,推动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应用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。要强化温州北互通入口管理,防止非机动车上高速,降低安全隐患。

列席人员李国平建议,要帮助永嘉建筑企业“走出去”,积极搭建和外商交流合作平台,同步建立项目分级监管体系,强化对小额度项目监管,确保项目税收、产值留在本地。

列席人员王哲治建议,要学习“晋江模式”,设立产业基金,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,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,加快攻破卡脖子技术难题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要依托楠溪数智孵化园,引导永商参与车联网等孵化建设,做好人才引进、强化股权投资,进一步提升孵化平台能级。

季统羽委员建议,要坚持“政策+运营”双轮驱动机制,在政策支持端,建立“税收免缓”政策包,完善商业广场基础设施配套;在运营升级端,精准绘制客群消费画像,积极引进创新业态,配套建立本土超市品牌培育计划。

陈义委员建议,要完善工业园区道路等基础配套,用好“数据得地”机制,防止企业外迁,留住优质企业。要抓好企业上规培育,及时兑现惠企补助。

列席人员聂江华建议,要鼓励企业实行创新驱动,做好员工技能培训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要充分利用行政资源,帮助行业加强交流。要强化助企优惠政策的出台与宣讲,重点针对“数据得地”创新机制开展专题辅导,让企业“看得懂、算得清、用得上”。

洪亮委员建议,要壮大总部经济项目,制定完备的招商方案,依托外出招商、驻点招商等模式,招引一批优质的产业项目落户永嘉。要涵养“地广经济”根脉,用好跨境电商平台,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。

列席人员王琦建议,要大力支持电商产业发展,立足永嘉实际,加强规划引导、加速平台建设,利用电商产业园、闲置楼宇打造“直播电商基地”,增强直播电商基地核心竞争力。要优化电商产业政策支持力度,抓好电商人才培训,切实造浓电商发展氛围。

简报员:胡望程

回到项部】 【邮件转发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窗口